11月5日下午,小学部语文组开展了以“名课养慧,融通成长”为主题的第三学月教研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除了小学部全体语文教师外,还有小学部行政团队和广州荔湾区民办学校校长访问团。
活动伊始,袁逢春副校长指出:“树中华教师魂,立民族教育根”应是教师的终生奋斗目标,从“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到全体教师学习“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从知名特级教师李其玉校长到校专业指导,到“幸福课堂”教研课的精彩呈现,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学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变化和成熟教师在专业上的引领作用。本月语文组常态教学研讨的主题是“名课养慧,融通成长”,选取的是全国特等奖文言文课例《伯牙绝弦》,希望大家潜心学习,在探究、交流、分享中共同成长。
 

老师们认真思考,限时完成“我的教学设计”。

老师们静心观看名师课例,及时记录所感所悟。
 
各备课组聚焦设计思路,挖掘设计亮点,感悟名师思想,碰撞思维火花。
各备课组教师代表分享组内交流成果,结合常态教学,反思自我,提高专业水平。
作为教师对于学生要有巧妙的点拨;有发自内心的赏识和激励;有信手拈来的精准评价;有峰回路转有层次的教学引领。
文言文的朗读具有一定的难度,作为教师进行朗读指导时,应一步步推进,由字到词,由词连句,由句回文,不断引导学生攻克朗读文言的难关,从而更好地体会文言的节奏和韵味。
教师教学时应循循善诱,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可适当创设情境,围绕教学目标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问时教师要求应明确,逻辑应严密,语言应精炼。
广州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教育学博士刘晓玲教授说:“这是一次特别的教研活动,令我受益匪浅,我要将这种新颖的教研方法带回广州,教给我的校长们。”
教务处潘一萍副主任总结本次教研活动,概括了三个关键词:务实、团结、智慧。她希望老师们多看名课、善学优秀,继续发扬树博精神,勤勉工作,智慧思考,团队协作,共创树博新辉煌。
袁逢春副校长强调:“携手共建博瑞实验学校的美好未来是我们每个树博人的责任与使命。老师们要把与名师结对作为工作的常态,做自燃型教师。”并对所有老师提出美好的期望:“三年香,六年醇,九年陈,携手共做树博人。”
“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让我们与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结对,与美国教育家马文·柯林斯结对,与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结对,与省特级教师李其玉校长结对,与身边的优秀教师结对······在平时教学中,潜心学习,用心实践,追求品质教育,成就品牌学校。
|